育儿干货 | 你正在以爱之名摧毁自己的孩子
仓库里,小男孩正在满头大汗的拎着两个水桶努力地保持平衡。
一个男人正坐在车里,将汽车灯光打在小男孩的身上并不断按响着汽车喇叭,发 出刺耳的喇叭声。
这个男人是他的父亲,在这个家里,儿子是最卑微的弱者,也是父亲坏脾气的牺牲品。
事情倒回五分钟前,小男孩麦克正在客人面前朗诵着,宾客们微笑鼓掌气氛融洽,父亲却悄然变了脸色,因为麦克朗诵的内容是他抄来的。
因此麦克受到了粗暴的体罚,事实上每当麦克做出令其父亲不爽的事情时,父亲就会瞬间情绪爆发,粗暴地教训麦克。
在麦克的人生中父亲就像一个随时会爆发情绪炸弹,导致麦克的整个童年都充满了脆弱和不安。
以至于成年后,他依然无法忘怀并逃离了这个家庭,甚至把这些童年痛苦的经历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控诉父亲的暴行。
这个故事来自08年的电影《花园里的萤火虫》,《花园里的萤火虫》这个名字是电影中麦克后来出的书的书名,也是他孩童时朗诵的那篇抄来的诗歌的名字。
电影中的故事也同时发生在我们身边,即便现在的我们扮演着的是父母的角色,但是可能曾经也当过那个在父母坏情绪爆发时脆弱而无助孩童的角色。
家长将坏情绪倾泻在孩子身上,将孩子当成坏情绪的垃圾桶,甚至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去控制孩子做家长所认为“正确的事情”。
你有没有因为在不小心摔了碗、掉了筷子而被痛骂的经历?
有没有因为想买某个玩具但被父母厉声拒绝甚至被斥责不懂事而从此不敢再要玩具的经历?
更可怕的是,同样的事情可能正在被复刻......
如果父母在年幼时,也曾经因为某个问题遭受过打骂等伤害,彼时的恐慌不会消失,而是会埋藏到潜意识深处。
一旦当父母面对孩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时,就会触发曾经的恐慌记忆,并且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被称为“模式的复刻”.
父母的情绪状态,不仅关乎孩子的切身感受,更在暗中雕刻着孩子未来的模样。
收不住情绪的父母,就算再爱孩子,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创伤。
费洛伊德也说过的,每一种心理症结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父母和孩子的相处方式至为重要,不想自己成为孩子童年心理阴影的制造机,要尤其注意以下几件事。
1# 不要过分吓唬孩子
家长过分吓唬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今后在特定的情境下,容易出现莫名的恐惧、焦虑、紧张的情绪。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障碍。
2# 不要过分指责孩子
有些时候孩子犯错是因为他们不懂道理,这个时候更应该做的并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教育和引导。
更不要当众斥责辱骂殴打孩子,不管多小的孩子,尊严都要维护,才能让他始终自信,懂得自尊自爱。
3#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他人争执
父母产生争执时不要带上孩子,更不要拉孩子站队,不然孩子会直接产生受害者心理。从小就在一个不断争吵的家庭中长大,孩子容易害怕、恐惧、没有安全感、自卑,形成讨好型人格。
4# 不要让孩子在封闭空间独处
不要强行的让孩子待在一个自己害怕的环境里,也尽量不要让太小的孩子一个人呆着。幽闭空间恐惧症等病症就是由小时候的童年阴影而引发。
不要让童年阴影成为孩子长大的枷锁,成为需要一生去治愈的童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大地婚介公众号二维码
返程有单公众号二维码
返程有单小程序码
家用电器